![]() |
天后宮整體外觀 |
![]() |
石碑歷史沿革 |
天后宮建築物特色:
1.石頭牆土埆壁
2.紅色六角地磚
3.來自大陸的四角青石柱。
天后宮曾被列為二級古蹟,民國六十八年(1979年)四月重修時,前管理委員會決議,因紅色六角磚年久失修,破損嚴重凹凸不平,為求平整美觀,將其改鋪磨石子地板,因而喪失二級古蹟資格,委實相當令人扼腕。
民國九十三年(2004年)獲新竹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,成為朝山里開發史中最具歷史之廟宇。
(石頭牆:用卵石砌成的牆、土埆壁:沒有燒過的磚坯)
![]() |
石頭牆 |
![]() |
土埆壁 |
![]() |
六角磚 |
![]() |
四角青石柱 |
軟身媽祖:軟身神像是一種裝置有關節、四肢可活動的雕像,通常為木雕。製作方法為,先將四肢與身軀分開雕刻,待完成後才接合,穿上多層神袍。
![]() |
獅耳石爐 |
![]() |
明朝時代石鼓 |
![]() |
清光緒丙子孟冬穀旦,郊戶金長和敬獻「靈昭海國」匾額,現懸掛在正殿 |
![]() |
大銅鐘 |
![]() |
鼓 |
![]() |
慈母燈 |
![]() |
千里眼神將 |
![]() |
順風耳神將 |
![]() |
三媽祖 |
![]() |
註生娘娘 |
![]() |
福德正神 |
![]() |
太子元帥 |
![]() |
武財神 九天玄女 文昌帝君 |
![]() |
虎爺將軍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